2007-08-09

Day 09 - 美食大觀園之我的家鄉味


小金人擂台賽Day9
美食大觀園之我的家鄉味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我,最懷念香港地道的三種味道,它們分別是:

  • 茶餐廳的味道
  • 「掃街」的味道
  • 大排檔的味道

茶餐廳的味道
我在香港的老家樓下,很多年之前有一間茶餐廳叫做「漢記」,不是很聞名的那種,可是規模也算不小,店有普遍的茶餐廳一倍大,還有二樓雅座,由於地點方便,附近很多街坊都會光顧。而我一家也一樣,有時週未爸爸會帶我們一家去吃早餐A,火腿通粉再加煎雙蛋,再加維記的鮮奶,非常美味。讀小學四、五、六年級的時候,我是上午班的,大概下午一時左右便會下課,由於住得跟學校很近,所以午飯本應是回家吃的。可是我當時的好同學的爸媽都在上班,下午家中都沒有飯吃,我便會央媽媽讓我跟同學們一起到漢記吃午飯。我們通常都會點那裡的快餐,包括有羅宋湯或忌廉湯,當日的碟頭飯一碟(我記得我最喜歡的是免治牛肉飯和洋蔥豬扒飯),再加上咖啡或茶。還是小學生的我還未懂欣賞咖啡,所以都會要奶茶,大概就是從那時開始,我便喜歡上奶茶了。
升上中學之後,漢記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早已聞名的檀島咖啡的分店。檀島除了咖啡出色之外,還有他們的酥皮蛋撻也是相當出名的,我們住在樓上,近水樓台,往往可以知道他們的出爐時間而買到最新鮮的蛋撻。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口水直流呢...

「掃街」的味道
「掃街」當然不是指清掃街道啦!我們的「掃街」所指的,是光顧路邊的小食檔。這些小食檔通常都會聚集在一起,咖哩魚蛋啦,豬腸粉啦,碗仔翅啦,魚肉燒買啦,潮州粉果啦,臭豆腐啦,牛雜啦,煎釀三寶啦,各式其式,我們可以從街頭吃至街尾,所以稱之為「掃街」。當中我最喜歡的是腸粉,要加甜醬辣醬和extra麻醬,再灑上芝麻... 想起也覺得美味。我記得以前最常到的「掃街」勝地是深水埗黃金商場附近的路口,不知那裡現在還是不是一樣呢。

大排檔的味道
是我最懷念的味道,因為大排檔在多年前已經因為「影響市容」和「安全理由」被取締了。小時候家中都會吃夜宵的,而夜宵吃得最多的,就是大排檔的粥,粉和麵。

粥是艇仔粥、豬紅粥,都是大排檔的特色,前者由廣州荔灣傳來,在香港大排檔演變成用魷魚,豬皮,混了炸米粉的碎牛肉,花生等作材料,吃起來非常豐富;後者豬紅粥雖然只用豬紅一種材料,可是吃起來也很有風味,是我最喜愛的呢。吃粥當然不能少了油炸鬼(油條)啦,可是我比較喜歡吃帶少許甜味的牛脷酥。還有腸粉和炸兩呢!大排檔的腸粉和路邊小食檔的不同,大排檔的通常會比較薄和幼滑,而且會加入蝦米,吃起來比較香口;用腸粉包著油條而成的炸兩,更是我的至愛。

粉是魚蛋粉,我對於香港大排檔的魚蛋粉總是念念不忘,就是大排檔被取締了,我還是會選擇到在後卷或是從小舖伸延到路邊的那種地方去吃。總覺得那是一類風味。當然魚蛋粉本身是最重要的。雖然很多人說香港仔的魚蛋粉最好,可是我沒有去過呢。在我家附近的大排檔那些魚蛋我已經覺得很彈牙(很Q)魚片也很香,河粉也很好吃... 可能是越懷念的味道是越美味吧。

麵就是雲吞麵。其實在眾多大排檔美食之中,雲吞麵我是吃得比較少的。小時候不知為什麼覺得雲吞麵是大人吃的麵。可是雲吞麵那獨有的味道-由湯頭,雲吞本身,以致麵條都是獨特的-令我長大了之後很喜歡這種麵食。不過這裡是說大排檔的味道,其他地方的,就留待有機會再寫好了。

寫完了三種味道,一如所料,肚子好餓,要先找點吃的再說~

 

註: 文中用了點香港字,如閱讀時有困難,請留言給我!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