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7

也談不肖子

早兩天在 aulina 那邊看過了那條有關不肖子跟父母對簿公堂的新聞之後,恰巧在蛇王駕車出外去辦點私事的時候,在收音機的節目中也聽到了主持人在討論這一則新聞。

比這段新聞的內容更加令我感到興趣的,是那個比較年輕的節目主持所提出的觀感。

他說:「如果那對父母不是等錢使的話,為什麼不把錢給他們的兒子,讓他過得開心一點?」

「嘿?你在說什麼?」是我的第一個反應。然後我嘗試從不同的方面去想這個問題(想到我差點錯失了我要到的地方的入口),可是也想不到從那一個方向來想,那主持人所說的會是合理的觀點。那身為兒子的,據報導是「機械工程碩士」而且「現時職位及收入均不俗」,作為父母的,真的有必要把錢給他,「讓他過得開心一點」?

沒錯現在的生活是很困難,要養一個家的確是一個壓力。現今做父母,會期望子女養的,大概都越來越少了。可是你不養也不用對父母賴以養老頤養天年的錢虎視眈眈吧。你要生活,你的父母何嘗不需要生活?你還年輕還有力氣到外面掙錢;可是你的父母不是已經退休也該是快要退休,到這個年紀還要他們為生活勞碌嗎?

這宗新聞之中或許有不為我們所知的內情,我們這些外人也許不便太容易去下一個判斷;可是如果那個年輕節目主持的想法,是代表這一代年輕人的想法的話,實在令我有點心寒。希望我只是誤會了他的意思吧。

延伸閱讀父 母 追 回 88 萬 「 兒 女 債 」

2008-02-21

廣告賣不賣

廣告效力宏大,究竟宏大即是有多大呢?

上星期寫的一篇《嚴選十齣情人節電影》,有幸被選中放在《MySinaBlog 分類精選 » 電視電影》之中,而就在這天,《細明體》的訪客數字大幅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位,是平時流量的六倍以上,比起上年參加小金人擂台賽時高出更多。一連幾天,數字雖然慢慢滑落,但也持續高企了三數天。到了這幾天,大概沒什麼大再要看關於情人節的東西,訪客便急速減少,到了今天可以算是打回原狀了。

graph

這使我聯想起網上廣告。我是屬於很少會click 廣告的人。Banner 不click,Ad sense 不click,其他的,更加不會click。所以我一直都不太覺得網上廣告的成效會有多大。可是這次看到我這個平時只有三幾位好朋友到訪的小小部落,因為被放了在《分類精選》,一下子在一天之內有二百多人來訪。大概是我寫的其他東西沒太多趣味吧,這些新來的「讀者」才沒有被留住;要是我們這裡說的是一個有心開拓市場的商業網站,或者是想擴闊讀者群的作家的網站,只要他們稍花一點心機,必定能把部份讀者留住。用回我這個部落的數字作例子:一天內有二百多人來訪,要是有十分一覺得有興趣再回來,即是二十人,這個部落的閱讀人數便由一天四十人左右變成六十人,大幅跳升了50%,不是很有成效嗎?

當然這樣的計算方法是太簡單,太兒戲,沒有把很多其他的因素計進去,但是方向是應該沒有錯。不能否認要是把握得好,是很有機會把讀者留住,以增加網頁的點擊率吧?

或者我也應該認真考慮一下在blog上面放Ad sense了。

2008-02-18

鑊越大還是越大鑊

你不喜歡我我便憎你,你喜歡我嗎我又不信你。

第一次接觸黃子華棟篤笑,是當年偶然下在KPS (還記得KPS 是什麼吧?)買下了《娛樂圈血淚史》的現場錄音卡式帶。沒錯,是卡式帶,沒有影像,只有聲音的卡式帶。自始我便迷上了黃子華的棟篤笑。那一盒卡式帶,我重複又重複的聽了好多次,到後來推出了VCD,當然第一時間入手,可是發覺並不是卡式帶收錄的同一場,有少許失望,可能是先入為主吧,總覺得卡式帶所收錄的那一場比較精彩。直到移民來到加拿大,我還是會推薦這卡式帶上的《娛樂圈血淚史》給朋友,可是也就因為這樣,那盒卡式帶最終不知留落在那個地方,而那一場「比較精彩」的《娛樂圈血淚史》便只留下一些糢糊的記憶在我腦海裡。

當你對著一個活生生的人都無動於衷,這樣就是長大了。

現場看黃子華棟篤笑,要到《棟篤笑雙打》才是第一次。在此之前,還是一個窮學生,要看黃子華的棟篤笑只有租碟。可是這第一次的現場棟篤笑,並沒有給我很深刻的印象。到那時為止,我覺得最精彩的一次棟篤笑,還是《跟住去邊度》。

為什麼中華民族的占卜算命之術那麼發達,有那麼多不同的門派種類?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不清楚《跟住去邊度》的民族。啊…… 先不管對他的說法認同與否,他的棟篤笑總是有一個題目讓人在散場之後咀嚼反思一下。

失戀唱情歌,等於漏煤氣閂窗。

這幾年在加拿大,對黃子華越來越欣賞,越來越佩服。

03年,SARS在亞洲爆發,跟亞洲地區有頻繁按觸的多倫多也受到相當的影響,而就在當時,黃子華第一次來加拿大辦棟篤笑。我想在那個緊張的時刻,就算是臨時取消,也沒有太多人會說什麼話。可是他仍然來到加拿大,落力演出之餘,也給在多倫多的我們一些溫心的鼓勵說話。記得那一場棟篤笑的入座率並不高,因為很多人都盡量不到公眾場所,可是他的演出仍是很落力,令我印象很深。

06年和今年,他繼續來加拿大為宣明會作慈善演出。對於觀眾來說,大概只是平常的買票看棟篤笑,可是當收入都撥捐宣明會作慈善用途,其實或多或少對於這個世界是作出了一點點的改變。

如果可以發明D野安落佢條頸度呀,啪一聲,成個Richmond Hill,著晒!

在加拿大演出的棟篤笑,不只是照把香港所演出的重演一次,而是基於香港演出的basis,加入本地的原素,再加一點update 的topic 而成。只是少少的改變,令到作為觀眾的,不但沒有感覺見外,反而覺得他像是街坊朋友一樣,我覺得這是對演出和對觀眾的尊重(或者也因為他也在加拿大生活好一段時間吧。)。

只是為什麼香港的《越大鑊 越快樂》 來到加拿大變成了《鑊越大 越快樂》呢?有什麼玄機在當呢?

回水?好,你立刻上來示範製造沼氣我送一個沼氣池給你。 -- 沼氣池是宣明會在偏遠地區為當地居民安裝,以糞便發酵製造能源的設施。

2008-02-15

由陳奕迅說到陳昇

星期二,陳奕迅來多倫多辦演唱會。聽過香港的朋友們異口同聲大讚香港那幾場的演唱會,令我很想很想去,可是沒買到票。我甚至試過打電話到電台想參加遊戲節目贏取門票,可是連電話都根本不能打通。

去不成演唱會,於是退而求其次,趁唱片店進行新春優惠,跑去買下陳奕迅演唱會的DVD。

既然是適逢優惠,你說我會不會只買下陳奕迅的DVD 便算?

買下來的,還有Danny Summer 的 OM Live 2007,也是超精彩的演唱會。

以及今天我想說說的這張CD - 陳昇的《麗江的春天》。這張專轉是去年夏天面世的,可是這邊的唱片店不多,自己也懶上網去找,後來甚至忘記得一乾二淨。這天剛巧在唱片店找到了,二話不說,將之據為己有。

總覺得無論聽陳昇聽了多久,每次他推出新專輯時仍得花上好一些時間才能消化,才能開始欣賞到他在音樂中的妙處。

《麗江的春天》也是一樣,第一次聽起來,老實說,雖然說是很熱鬧,但卻有點煩人的感覺。「嘈喧巴閉」的。

隔天又聽一遍,感覺又不一樣。沒有那麼「嘈喧巴閉」了,反而覺得氣氛好快樂。我聽不出有關他麗江之旅的什麼,聽不到有跟他流浪相關的訊息,可是聽得出他玩音樂好像玩得很快樂。慢慢地也融入了那一種氣氛。

專輯裡面我比較喜歡的,分別是阿草、我愛賈蘇切和點題的麗江的春天。阿草其實就是我先前所說,起初聽來「嘈喧巴閉」的一首歌。可是慢慢就感受到那好玩的地方。我愛賈蘇切的編排似乎是有點刻意地去玩些新元素,效果出來也算不錯。至於麗江的春天在第一次聽的時候便覺得怎麼這編曲好像有點土的?可是之後再聽下去每次都比intro得那一段結也吸引著。 

你說《麗江的春天》是非聽不可的專輯嗎?我覺得又未至於此。可是在近來悶悶的沒有什麼精彩音樂可聽的情況底下,這專輯也是換換心情的好音樂。

2008-02-14

嚴選十齣情人節電影

既然大事勿用,一起留在家看看影碟應該是不錯的節目吧?那麼有什麼電影好看呢?突然才想到這個題目,對亞洲地區那邊的朋友來說可能是遲了一點,在歐洲和美加這邊的或許還趕得及作一個參考~ 有興趣的快跑去租/買來看看~ (以下選擇純屬個人口味,排名不分先後)

When Harry met Sally (1989)
不久前重看了這套電影,仍然是不太明白當年何來《90男歡女愛》這個譯名。大概是想指九十年代男女的戀愛態度吧。我很喜歡Billy Crystal 式的幽默,縱使電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Meg Ryan的大庭廣眾下"YES!YES!YES!"的假扮高潮,可是整齣電影都是Billy Crystal 帶著Meg Ryan 來演。電影裡面很多男女之間的關係,態度和相處方法,就是到今天現實的男女也該會頗有共鳴。

Hitch (2005)
Will Smith其實拍這類型的電影很不錯。根本他就是喜劇出身的,這種愛情喜劇他演起來反而比他一向演的電影感覺更真實,更人性化。很好笑很有趣的電影,尤其是他教跳舞的那一幕。是男女都會喜歡的愛情喜劇。

Before Sunrise (1995)/Before Sunset (2004)
沒錯是兩齣電影,可是不妨兩齣接著看。你會感覺到很多事情的變化是不如你所估計。九年的變化,可以令人不敢相信。這電影有一種令人覺得很接近的感覺,一邊看,一邊你會以為自己是在聽著一個/一對朋友的故事。

Shallow Hal (2001)
看這套電影是因為我喜歡Gwyneth Paltrow,看完了之後也喜歡了Jack Black。我覺得Jack Black 很獨特,有時很浮誇,可是又不討厭;有時候很正經很深情,但又不會覺得跟浮誇的他不搭調。這套電影其實也是「內在美才是最重要」這老掉牙的故事,可是看起來也很有趣。跟女朋友看時小心一點,別讓她誤會你認為她沒有外在美~

The Holiday (2006)
這電影的氣氛彌補了故事上的不足。我不覺得Cameron Diaz演得好,可是有Jude Law的charming補教了這條線的不足。Kate Winslet 和 Jack Black的故事有點含糊,可是兩位又演得不錯。總體上是很有愛的氣氛的電影。

The Truth About Cats & Dogs (1996)
作為輕鬆的愛情小品這套電影是十分的好看。沒錯有些地方是不太合邏輯,但這是愛情喜劇的特色嘛。Janeane Garofalo 把一個又聰明又幽默又專業只是不夠標緻的女人演得真的不錯(說演活了又好像太誇張了一點),比起Uma Thurman 更加搶鏡。 也是「外在美」跟「內在美」的故事,放輕鬆點看,也許會有點得著。

Roman Holiday (1953)
羅馬假期是柯德莉夏萍的代表作,也總覺得她跟格力哥利柏比其他演員較為相襯。無論如何是任何人都應該一看的經典電影。

High Fidelity (2000)
我很喜歡John Cusack,他的電影之中,我想我最喜歡這一部。他演得很真實,看完電影之後,我也不其然地為自己列出了一個又一個的Top 5 list(看過電影便會明白我的意思)。女朋友們看過High Fidelity,或許會更了解自己的男朋友也未可料。

Sleepless in Seattle (1993)
理智地看這個故事,一定會覺得「唔係呀?」或者是「癡線咩?」……可是在看著這電影時又不會有這感覺,甚至會覺得這樣地兩個人連在一起,是奇蹟,很窩心。演員演的精彩是毫無疑問,至於故事嘛,到底是電影,是夢工廠,就別駁故吧。

The Wedding Singer (1998)
Adam Sandler 跟 Drew Barrymore 的首度合作。他們所合作的電影其實都很不錯,只是另一部50 First Dates的結局是有點sad,The Wedding Singer 比較適合在情人節看吧。The Wedding Singer 應該是Adam Sandler 第一部比較沒有那麼瘋狂的電影,可是仍然不失好笑的情節。裡面的歌曲也會勾起很多在八十年代成長的人的回憶。

2008-02-12

過新年(下)

(續上文)

年夜飯之後,如果這一年媽媽有mood,便會開始做蘿蔔糕了。我媽做菜做得很用心、很好吃,可是糕點這方面她卻沒有太大興趣。所以除非她很有mood啦,否則都很少會做。媽做的蘿蔔糕很好吃,材料十足絕不欺場,幾乎吃每一口都可以吃到蘿蔔、蝦米、臘味,而且口感軟硬適中。可是除了蘿蔔糕之外她都不做其他的了。

所以家裡的其他賀年食品很多時都是外面買的。小時候最愛的是芋頭糕跟馬蹄糕這一鹹一甜的配搭,至於父親大人最喜歡的蔗糖年糕我是要到長大了才懂得欣賞。很多人說要沾上蛋汁去煎的年糕才好吃,我卻是覺得各有各好吧。有蛋汁的吃來比較香,沒沾蛋汁的吃來又比較滑,所以嘛,通常我的碟子上面都是各佔一半。

除了糕點,過年時候常見的油角、煎堆、笑口棗這些油炸物卻是幾乎從來沒有在我家裡出現過。我們家一向都不太吃油炸的食物,所以不做也不買油角煎堆這些的。我小時候也有問過為什麼我們家沒有油角,得來的答案是:「油角有乜好食呀?」只是越沒有機會吃,便會越想吃;終於有一次去拜年的時候,別人家的阿姨問我要不要吃油角,我未有問過爸爸媽媽便舉手說好(小時候一般情況下我是很規矩,凡事都會問過爸爸媽媽的)。終於有機會吃了……可是……我原來真的不喜歡那味道。

過年的油炸食品之中,唯一有機會跑進我家的,只有那像是什錦薯片的「茶刨」(不知正確寫法是怎樣),裡面有蠶豆啦,芋頭片,番薯片,青豆之類的,非常好吃(也非常熱氣),可是到了後來,好像越來越少地方有在賣這些「茶刨」了。

移民來到加拿大之後,有一次年近歲晚的時候,到唐人商場逛街,打算買一些蘿蔔糕回家吃的時候,才認識了一種我過去不知道的油炸小吃-芋蝦。大概是因為製作太花時間吧?只有很少店會賣芋蝦。吃起來真的很香口,很好味,可以才吃一個我的喉嚨便開始隱隱作痛,煎炸食物果然是不太適合我……

大年初一除了吃年糕之外, 很多時都只是吃年夜飯所剩下來的飯菜,年年如是。雖然剩下的也是好東西,不過總覺得怪怪的:為什麼新年會穿新衣服新鞋子用新東西,卻又會吃昨年剩下來的飯菜呢…… 其實除了年夜飯的餸菜只外,每年的初一都會吃到一道年夜飯沒有吃的菜,就是一鍋溫公粗齋。小時候對於這一道菜並沒有什麼興趣,長大了反而聽見也口水直流。這個新年我自己也做了一鍋簡單的,沒有金針、雲耳,只用了草菇、磨菇冬荀、珍珠荀加上枝竹用南乳炆它大半個小時再加上粉絲,便成了香噴噴的溫公齋煲了~

新年過了幾天,家裡也開始存積了一些親友來拜年時帶來的禮物,我家也是會循環再用的家庭,最終剩下來可以拆開的禮物通常也只是一兩份。小時候每年都渴望剩下來的會是包裝如一盒金磚的積及朱古力橙餅……現在想起來也覺得想吃(還有沒有在賣呢?)……可是這只曾發生過一次。其他的時候不是藍罐曲奇便是花街朱古力,也可能是嘉頓什餅,比較好運的時候可能是一盒麥提莎吧。

大家過的新年又是怎樣的呢?

2008-02-08

過新年(上)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我在這裡恭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勝意,心想事成。

從小我便很喜歡過年,主要的原因不是為了「逗利是」,因為家裡親戚不算多,每年的利是錢通常只及其他小朋友的一半;加上我一向都很饞嘴,所以吃的才是我的焦點所在。由全盒裡面的糖果,以至到年夜飯的餸菜,新年時的糕點應節食品,一律都會令我兩眼發光。

小時候過年,家中很早就在準備,能吃的東西之中,通常最早準備好的,都是全盒。我家裡的全盒是屬於比較新派的,裡面除了放有紅瓜子之外,還有金盃朱古力啦、瑞士糖啦、大白兔糖啦、甄沾記椰子糖和霍士果汁糖等等的新式糖果;當中我最喜歡的,是大白兔糖和霍士果汁糖。大白兔糖雖然是很便宜的糖果,可是不知為什麼家裡平時是不會買的,只有在新年時才有得吃;而霍士果汁糖則是經常出現在我的家裡面,我一向都很喜歡吃硬糖,也喜歡果汁糖,所以霍士果汁糖便極對我的口味了。只是小時候一直有一個疑問:Fox 明明是狐狸嘛…… 為什麼糖紙上的Logo是一隻熊呢?要到中學時才明白所以呢。

說起硬糖,記得甄沾記椰子糖是有分軟糖和硬糖的,可是包裝紙卻是分別不大(或是跟本沒有分別?不記得了)。我不起歡吃軟的那種,總是覺得有一種古怪的味道,可是偏偏出去拜年時,「誤吃」軟糖的次數卻不少呢。(在網上嘗試找甄沾記椰子糖的舊相片時才知道甄沾記不久前已經結束了,真的非常可惜。)

唯一令我印象至深的軟糖,是那長條型,透明的,包裝紙一點也不講究,只是在上面印有幾個紅色字的透明包裝,吃起來覺得很清香也很清甜。我只在小時候去拜年時吃過一兩次,家裡又不會買,所以後來也忘記了這叫什麼糖。到了近年,在這邊的零食店中見到,才記得它叫做橙花軟糖。

至於中式糖果如糖冬瓜糖蓮子等的,都從來沒有出現過在我家中的全盒之中。記憶只中,在外婆家裡好像出現過一兩次,後來都換成了大白兔糖和瑞士糖之類的;在廣州的嫲嫲家裡的全盒,好像也有糖冬瓜糖蓮子,不過味道是怎樣的都記不清楚了。

全盒之後,便到年夜飯了。

雖然說「冬大過年」,可是我總是覺得年夜飯比冬節的晚飯更加豐富。菜式方案通常都會分開「必答題」和「自選題」:「必答題」方面包括有發財好市(發菜炆蠔豉)、橫財就手(炆豬手)以及白斬雞或豉油雞一隻等,當然媽媽靚湯一煲也絕不能少了;至於「自選題」方面,其實每一次過節之前媽媽都會先問我們有什麼想吃,我的弟弟基本上每年的答案都是同一個-中式牛柳,而我呢,就很怕這個問題,因為我想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結果到上菜時的「自選題」答案可能是乾煎蝦碌啊,海參炆鵝掌啊,西蘭花炒帶子啊,清蒸海上鮮啊,大概要看在市場裡買得到什麼好材料吧。

其實我家對於過年習俗方面一向都只是隨心意約略地去做,很多事情如喻意大吉大利的鹵水豬脷從來沒有做過。不過有一道卻是每天必做,就是喻意年年有餘的煎鯪魚,每年都會煎兩條,一條年夜飯時吃,另一條則用來壓歲待至初二開年再吃。我覺得不會是我家特別在意要「年年有餘」,只是我們一家特別愛吃魚罷了。

(待續)